你11岁时在做什么呢?你的孩子11岁时在做什么?或者你希望你的孩子在11岁时做什么?
想必每个孩子在11岁时都各有特点,但大多数的孩子都出生于再普通不过的家庭,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学会几种技能,日后好在社会上多一条出路。
比如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舞蹈、钢琴、绘画、书法、围棋…
著名的“围棋冠军”柯洁,也不例外。
01
棋臭多努力
柯洁在小的时候就上了很多兴趣班,但没有一个能超过他喜爱围棋的程度。
柯洁爱下围棋源于家中有一位酷爱围棋的父亲,而且水平相当不错,大概有业余4段,还在老家开了间小小的棋室。

自小听着棋子声长大的柯洁,对围棋方面也是极其有天赋。同样的教练,他只学了几个月便能下赢那些学了一两年的孩子。
后来,柯洁的母亲看他对围棋有如此浓厚的兴趣,便让柯洁父亲请了位列丽水业余围棋前五名的老师来教他,一周一次,柯洁进步飞快。
2005年初,年仅8岁的柯洁在杭州“山海杯”少儿围棋比赛中拿到了冠军后,便被父母送到了我们道场(聂道)学棋,从而开启了他的“北漂”生涯。
终于在11岁时,柯洁定段成功,成为了职业棋手,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大的压力,因为棋队里有很多棋力在他之上的队员,每天面对的就是输与赢,坚持不下去就没有参赛资格。
就在柯洁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前一年,他还曾遭遇三连败。
但柯洁一直都没有放弃努力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人丑多读书,棋臭多努力”。
一路走来,柯洁不仅是最年轻的“七冠王”,还成为了围棋界的网红,俘获400多万的粉丝。并且在今年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。
或许可以说柯洁在围棋方面是个天才,但能取得如今这样优异的成绩,与之密不可分的除了天赋还有围棋对他的影响。
02
围棋的影响
柯洁曾在《人物工作室》的专访中提到,“从小离开父母,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影响。不过围棋对我的成长是有影响的,尤其是大赛前夜或输赢之后,特别容易思考人生。”
“围棋本身必须得分出胜负,不然就会很无趣。人总会有输有赢,对我而言,求胜心会使人进步,但失败也是非常好的挫折教育。一场及时的失败对我来说是泼一盆冷水,让我变得非常清醒。而这个是别人很难用语言去直接教育你的,因为语言教育其实是非常苍白的。”
诚然,很多人生的哲理不是靠家长说一次两次三次就能彻底领悟的,与其用单薄的语言去教导,倒不如让孩子在棋盘上去亲自去感知来的更加有力。
03
围棋对孩子的帮助
围棋作为高雅的脑体操运动,不仅能开发孩子的智力,还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。要下好围棋,心要静,气要定。
孩子在学棋后,浮躁的心归于质朴,养成了沉着冷静的性情。
因此,学围棋对于提高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很有帮助。
据一项跟踪调查表明:
围棋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后,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远远比没有学习围棋的学生要好的多。
当然,如果家长没有坚持性,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不利,经常更换学习项目对孩子的影响更大,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感觉:我学不好就可以换课,知难而退。
其实,克服困难就是走完了一大段成功之路!
所有的学习都贵在持之以恒。
童年时代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重要的阶段,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对其进行适当有效的锻炼和培养,将对其一生发展产生莫大的帮助。
可是达到百分之九十几?却因人而异!从4岁开始学围棋,不是强调孩子要下好围棋,而是要强调通过围棋这个特别的工具,来给孩子们从小做大脑体操。
围棋教育不能再困在学会下围棋这个概念上,要强调的是通过在围棋上的观察力训练、专注力训练、推算力训练、记忆力训练、忍耐力训练等专题训练,使孩子们的左右脑能互动,整个大脑得到更好的开发和锻炼。